【城隅.靜觀─譚兆琳 個展】
展覽日期:2019年05月21日至06月29日
展覽地點:光之藝廊(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492號)
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六 09:30-18:30(週日、一休館)
展覽座談:06月15日(六) 下午2:30
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─光之藝廊於5月21日起舉辦【城隅.靜觀─譚兆琳 個展】,在初夏時分透過藝術家譚兆琳的創作,引領觀眾欣賞城市的不同風情樣態,在樸拙的顏色與自然流暢的筆觸所構成的建築與人文景致中,結合藝術家對於作品反思的文字敘述,讓觀者靜思人生的百態。
譚兆琳,1998年生,目前就讀於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。譚兆琳雖於2歲時確診為自閉症者,但也發現其擁有超群的記憶力,自幼學習小提琴與鋼琴,能將只聽過一遍的旋律立即寫出琴譜。除了音樂外,他在繪畫上也是天賦異稟,在建築與城市風景創作上獨樹一格,透過繪畫所表現的心思與情緒,同樣也是譚兆琳與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。
古語云: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。」在城市的觀察上,譚兆琳亦有自己的獨特角度。譚兆琳喜歡各國城市不同的建築風情,同一個城市景觀會隨著心情描繪出不同的氛圍風格與版本,將他深藏在心中的情緒與感動,透過顏色與畫面結構表達出來,構圖上擅長以城市的著名標地物做為視覺焦點,以大膽的用色讓觀者看到他心目中的世界。譚兆琳早期的創作以電腦繪圖及水彩為主,進入大學後也開始嘗試壓克力、油畫等其他媒材,除了在作品構圖上增加了不同的層次,情緒表現上也可看出藝術家心境的轉變。近年譚兆琳創作了多件宮廟建築及佛像的主題,除了是對自身心念的省思外,也包含著對於家人的祈禱與祝福。
2010年時,年僅12歲的譚兆琳獲得了第一屆光之藝廊徵件比賽佳作獎,如今即將大學畢業的他,在【城隅.靜觀】個展中也為自己九年來在創作上的努力繳出成績單。本次共展出藝術家20餘件精彩創作,分為「觀城景」、「觀鄉情」、「觀佛道」三大作品主軸,結合譚兆琳親述的文字說明,期望看見這位年輕藝術家的蛻變與成長,另外也將在6月15日(六)舉辦展覽座談會,藝術家將透過鍵盤打字分享創作時的心路歷程,讓觀眾更深入解讀作品中的細節樣貌,並在多樣的城市風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靜思角落。